欢迎登录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市情概览 > 建置区划

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地域沿革

发表时间:2017-06-19 13:31:55来源:《卓资县志》 保存打印关闭

卓资地区于1945年建县,即龙胜县。195251日更名为卓资县。

卓资地区沿革可追溯到(古)唐尧时期。

唐尧之时,今卓资地区当时处九州中的冀州,虞舜分疆域为十二州,今卓资位于并州。

夏初,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奠基人禹“定九州,制土地”,今卓资当时属冀州。

殷商政区划分沿袭夏朝的设置,西周不改九州的体制,而州名及其辖地与夏商略有变更,且在并州北部置代国,今卓资当时在并州北部,属代国。

当时,北方称“鬼方”,所以,今卓资当时在“鬼方”地域。

春秋时期有十二诸侯国,卓资与晋北毗邻。内蒙古草原当时有山戎、北狄、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分片游牧,今卓资当时属林胡、楼烦地域。

战国时期,七国争雄,强凌弱,众暴寡,靠近七国的少数民族渐被吞灭,于是开拓疆土,分郡设县,至此,地方行政区划有明确地域。赵武灵王胡服变俗,北破林胡,且沿阴山修筑了防御游牧民族南下的长域,置云中、九原、雁门、代郡。今卓资当时处于赵云中郡北部。

秦始皇十三年(公元前234年),赵为秦吞并;公元前221年,秦并六国,一统全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所并赵地沿用旧称,置代、雁门、云中、九原等郡,今卓资当时分属雁门、云中郡。“秦二世以后……塞上列郡已半为崛起之匈奴冒顿单于所复踞,计此地自秦统一列为边郡以至复陷于胡,前后不过十数年而已……”(《绥远通志稿·卷一·上》),据此所述,则知秦朝末期,边塞匈奴族得以自强,今卓资一地为匈奴所踞。

汉初,高帝刘邦分全国为三十六郡,今卓资当时处于定襄和雁门郡北部,大部隶定襄郡的武要县。东汉属并州,为云中郡一部。汉末,北方鲜卑族兴起,今卓资又为鲜卑地域。

三国时,北方鲜卑族日渐强盛,“盖当三国之世,北部之郡县遗制已荡然无存,而疆土分裂为鲜卑、匈奴两族抢攘割据,纠纷开始之一期(魏)……沿边列郡经后汉、匈奴、鲜卑之争,其余他年割据已预奠难拔之基。故国一期(魏),虽以魏武帝曹操之雄才大略,终不能驱二族而复汉制……“(《绥远通志稿·卷一·上》)。由此可见,今卓资当时地处鲜卑、匈奴拉锯争战之地,而实为鲜卑尽有。

从西晋(公元265年)开始至隋朝统一(公元581年)三百多年间,整个北方长期为十六国所割据。内蒙古草原先后为鲜卑、柔然、突厥游牧民族所占据,其中相当长的时间由后来发展成为北魏王朝的鲜卑族拓跋部所统治。此部成为西北塞外的一个强国。

公元310年,猗卢受晋封为代王,从此实力雄厚,疆域扩大,以盛乐(今和林格尔土城子)为北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为南都,于公元315年,自称代王,建立了“代”政权,公元338年,什翼犍(代王)在平城即位。公元340年,迁都盛乐。

参合陂北一部,即今丰镇野马图村,以统帅驻地代郡名,今卓资当时隶属代政权,即拓跋部三部之参合陂北部。

公元386年,拓跋珪继位,初称代国,同年四月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或后魏。七月迁都平城。当时,游牧在漠北的柔然民族日渐强大,与北魏对抗,为防止柔然攻掠,守卫魏都平城的安全,北魏在阴山南北重要关隘建立军事据点,驻兵屯守,称为镇。其中,抚冥镇南部的武要北原九十九泉即为今卓资地域。

隋朝全国有郡县190个,今卓资当时隶属定襄郡辖地。

唐初,太宗李世民分全国为十道,玄宗李隆基又分十五道。划区设道之制从此开始,今卓资当时属关内道单于都护府。迨中唐以后,改定军制,创立节镇,当时卓资隶属振武军节度。

唐灭梁兴,继之以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史称五代或五季。五代承唐季藩镇之乱,中原分裂,而契丹当五季开始就称雄塞外。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后唐天德军,太祖耶律阿保机神册五年(公元920年)攻下,更名应天军,有大盐泺(今凉城岱海),设越泺(岱海附近,已沽)和九十九泉。今卓资当时隶属五代之后唐天德军所统,是年后遂为契丹政权应天军所辖。泊于契丹改国号为辽(公元947年),辽分置五京,后因五京而设五路,再后称五道。今卓资大部当时为西京路丰州富民县属地。金袭辽,亦用路制,路增到19个,今卓资当时仍隶属西京路丰州地域。

宋朝,今卓资当时属契丹。

辽金之时,亦为北、南两宋三百年之世。太宗平太原,命将潘美、杨业等出雁门,伐契丹……天德军都指挥王承美破契丹于丰州,得其地。后杨业战死,地复陷于契丹。徽宗时,金灭辽……未几复为金所夺……宁宗时,蒙古元兴,取金丰、胜等州。理宗时,元灭金,悉有其地。北方之地,辽金迭起,终被元所灭。

今卓资当时为辽金交替统治。

公元十三世纪初,蒙古族崛起,铁木真(成吉思汗)于1206年建立蒙古政权。自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建置中书省(元中央直辖地区),行中书省十一。区划地方之“行省制”始于元。今卓资当时隶属中书省大同路丰州地域。

明太祖朱元璋奋起滩甸,首定金陵,命将四出,削平群雄(农民起义军),禹迹所掩,尽入版图。而阴山南北于民之一世,大致情形是:明初,元将扩廊帖儿拥兵塞上,凡数年,西北边地,变为所挠。洪武末,明始于今绥远南部置东胜等五卫……其中,官山卫置于九十九泉(今县内巴音锡勒镇灰腾梁)。不久,蒙古各部势力再振,明朝北疆之卫所遂南撤。明世宗后,蒙古阿拉坦汗率部驻丰州。之后,明王朝与蒙古族和平共处,边疆稳定。

清祖起自长白,传至努尔哈赤,统一满洲东部……传至弘历(乾隆),清朝国势达到极点。其疆域东濒黄海,南尽琼崖,西及葱岭,北至外兴安岭。沿用元明二代之遗制,推广行省制度(划全国为22行省分隶府、厅、州);统驭藩属地,则采取分化羁縻,内蒙古,亦称旧藩蒙古,实行盟旗制度。清初,今卓资县境的东北部为察哈尔右翼正红旗,中部为察哈尔右翼镶红旗,西部为察哈尔右翼镶蓝旗,西北部属四子王部落。

在清朝统一的国家里,各民族加强了交往。雍乾之时,牧农并举,察哈尔农业得到了发展。蒙旗牧地垦种,移民增多,厅之建制开始设立。今卓资当时是宁远、丰镇两厅的属地,分别属山西省朔平府和大同府管辖。

光绪十年(1884年),其厅由府属而直隶于山西省归绥道。

清代,蒙旗与厅制并存,蒙汉分治。

民国初期,仍沿用清制。惟厅制改为县制。

民国3年(1914年)在北洋军阀统治下,于归绥道、察哈尔设置有绥远、察哈尔特别行政区,丰镇、兴和、凉城、陶林四县尽划察哈尔区。

民国10年(1921年)于丰镇、陶林、凉城三县属地连接处,各析一部,合置集宁设治局,1924年设治局升级为县。新增诸局,皆于设治年限届满后,次第升级为县。

民国10年(1921年)后,卓资山以十字街为界,十字街以东的马盖图、哈达图大部属集宁县;十八台、梅力盖图、八苏木大部属丰镇县;西南面的六苏木一部和后房子、大榆树、羊圈湾、保安、碌碡坪属凉城县;西、北面的红召、东河子、复兴、上高台和旗下营大部属于武川县;福生庄、三道营、白银厂汉大部属陶林县。八苏木印山湾设正红旗政府,领有境内四个苏木,即头苏木(哈力盖图)、四苏木(哈达图)、八苏木(蒙古营)、十一苏木(梅力盖图);印堂子设镶红旗政府,领有境内五个苏木,即头苏木(火石坝)、四苏木(印堂子)、七苏木(公忽洞梁)、十一苏木、十二苏木(庆云梁);六苏木蓝旗衙门营设镶蓝旗政府,领有境内四个半苏木,即头苏木(白银厂汉)、三苏木(麻地卜)、四苏木(河子、蓝旗营)、六苏木、半苏木(大坝)。

民国17年(1928年)9月,绥远、察哈尔两个特别行政区改制而建省,且将察哈尔所属的丰镇、凉城、兴和、陶林四县及续设之集宁一县(统称绥东五县),划归绥远省政府,惟察哈尔右翼四旗蒙古族虽与五县民众同壤共处,则属于察哈尔省。故当时县与旗共居一地,而行政权之管辖却分属于二省。

民国26年(1937年)2月,察哈尔右翼四旗(亦称东四旗)改由绥远省管辖。虽然东四旗与绥东五县同在一个区域,却各自为一个行政系统。蒙不归县,汉不属旗,旗县并存,蒙汉分治。“七·七”事变后,日军入侵大青山地区,卓资地区沦陷。县境属伪蒙疆自治政府巴彦塔拉盟。

民国34年(1945年)抗战胜利后,卓资地区光复,仍实行旧制。19451228日,绥远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卓资山地区建置县治。根据卓资山境内龙山和贺龙元帅领导人民军队解放卓资山的意义而命名为龙胜县。

龙胜县四界东至十八台,南及大榆树、羊圈湾,西达三道营,北到白银厂汉。

1946年7月,蒋介石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内战,813日,在绥远地区的国民党傅作义部队自三道营沿京包线向东发动战事,贺龙120师集中一部兵力,在龙胜县与傅作义部队激战之后,于95日撤出龙胜县,龙胜县随即又被国民党军队占领,恢复旧制。

1948年928日,卓资山第二次解放,绥远省人民政府决定恢复龙胜县,建治仍由丰镇、凉城、集宁、陶林四县析置,隶属绥远省集宁专署。境内旗县并存,蒙汉分治。当时,正红旗政府所在地由八苏木印山湾迁至集宁;镶红旗政府所在地由印堂子迁至今卓资山镇东街;镶蓝旗政府所在地由六苏木蓝旗衙门营迁至今卓资山镇新民街。其后,以正红旗为中心,建立了中心旗制(专署级),镶红、镶蓝旗合并为镶红镶蓝联合旗,联合旗人民政府驻今卓资山镇新民街。

1952年51日,绥远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央内务部批示,龙胜县因与广西省的龙胜县重复,决定改名为卓资县。

0.png

1.png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