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志书年鉴 > 志书 > 乌兰察布盟志

乌兰察布盟的自然环境之地质构造

发表时间:2017-12-11 11:31:12来源:《乌兰察布盟志?上卷》(第二编 第一章 第二节) 保存打印关闭

乌兰察布盟地区的地质构造运动,主要发生在吕梁期和喜玛拉雅山期。吕梁期强烈的造山运动,使地壳上升,形成陆台,完全脱离海侵。伴随运动的发展,原岩变质,产生强烈褶曲,并伴随花岗岩侵入。吕梁运动以后,陆台处于长期悠久的相对稳定阶段,从元古代至中生代白垩系前,本区一直未接受沉积。

燕山运动第一幕,局部有花岗岩和石英斑岩侵入,并出现张扭性断裂,陆台由柔性变为刚性,原岩深度变质,遭受侵蚀。至中生代白垩纪,低洼地带接受一套内陆河湖相沉积,为紫红色泥岩、灰白色砂砾岩。

喜玛拉雅山运动是本区主要的造山运动。第一幕仍处于上升阶段,未接受沉积。第二幕影响最剧烈,断裂大量产生,形成高山与坳陷。同时玄武岩大量喷发,几乎掩盖呼和浩特以东大部分地区。由于间歇性玄武岩大量喷发,地壳运动剧烈。局部坳陷地段沉积了上新世红色泥岩。至此以后,本区由水平运动转为升降运动为主。乌盟现代地貌的基本格局形成。

从总体上看,在漫长的地质过程中,受南北向压应力的长期作用,构成了近东西展布的强烈挤压褶断带。东西向构造体系是区内最古老、最宏伟的一种构造体系。在东部受新华夏隆起带影响控制,褶皱、断裂的走向略转北东向,伴随有北东向新华夏坳陷带的生成。在宏观上呈现了“多”字型构造。

卷入构造带的主要地层有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及中、新生界地层,其岩层的分布与构造带展布方向基本一致。本区大体由下列构造单元组成:

一 北部地区

大青山东西向褶断带

分布于察右中旗南部地区,以大青山山脉为主体,由东西向展布的挤压性断裂、挤压破碎带及平行于断裂走向的背斜、向斜、复式褶皱组成。在境内东西延长约120公里,南北宽3050公里。卷入此构造带的地层有元古界、太古界、古生界及中生界。侵入岩体、岩层分布与构造带延伸方向基本一致。

吉生太—广益隆东西向挤压带

分布于四子王旗南部及察右中旗西北部地区,破碎岩层成紧密挤压状态或东西向带。东西长100公里,南北宽210公里。卷入地层以海西期花岗岩为主。

商都—化德东西向褶断带

分布于商都北部及化德西南部。由东西向挤压带复式褶皱及北东向、北西向的断裂、背斜、向斜构成。展布长90公里。卷入地层以元古界、中生界及海西期、燕山期的侵入岩为主。

苏勒图东西向褶断带

分布于察右中旗及卓资县交接地带。由东西向挤压性断裂、压扭性断裂挤压破碎带及背斜、向斜、复式背斜组成。东西延伸60多公里,南北宽4050公里。卷入的地层有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及海西期、燕山期侵入岩体。

花山东西向褶断带

分布于卓资南部及凉城北部。由近北东东向的复式背斜、向斜挤压破碎带、断裂带构成,东西长40余公里,南北宽25公里左右。卷入地层以太古界侵入岩体及太古界地层为主。

兴和东西褶断带

分布于兴和中部偏东,由复式背斜及冲断裂带组成,近东西向展布,东西延伸2030公里。卷入地层有太古界变质岩、花岗岩、海西侵入岩及中生界侏罗系的碎屑岩。

以上6个构造单元,在区内所处地势较高,构成中低山丘陵地形,为区域地下水的补给地带,地下水直接承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并多以裂隙潜水及孔隙~裂隙水的形式存在。

乌兰花—武川新华夏坳陷带

分布于四子王旗西南及武川东北部。坳陷带长轴方向呈北东向分布,长约90公里,宽约1525公里。由于受新华夏构造系的影响,盆地构造线略成北东向。其覆盖层沉积厚度大于500,由上侏罗—下白垩统、第三系全新统、第四系及喜玛拉雅山期喷发岩组成。现今地表由乌兰花、武川两盆地组成。

黄羊城—土牧尔台北东向坳陷带

分布于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北部坳陷带,长轴呈北东向分布,长约70公里,宽2530公里,坳陷带构造线呈北东向。盆地中心有北东向东西线的断裂存在。覆盖层沉积厚度南浅北深,南部由第三系、第四系的碎泥质岩类及喜玛拉雅山期玄武岩组成。最大沉积厚度小于300,北部由上侏罗—下白垩统、第三系全新统、上新统及第四系地层组成。最大沉降800。现今地表由供济堂、黄羊城土牧尔台两盆地组成。

商都—黄旗海新华夏坳陷带

北起商都南部,中经察右后旗,南达黄旗海北北东向长条形展布。长约85公里,宽1530公里。至新生界进一步发展,在其南半部形成北东向的蜿蜒槽地。覆盖层由下白垩统、第三系渐新统、上新统、第四系岩层及燕山期玄武岩构成。最大沉积厚度大于500。新生界地层由北向南逐渐变厚。现今地表由商都、大六号、黄旗海三盆地组成,呈吊珠状展现。

以上3个构造单元,在区内所处地势相对较低,为负地形区。地下水除承受大气降水补给外,还接受低山丘陵地区裂隙水的补给,为区域地下水的径流汇集、排泄地带。多以孔隙、孔隙—裂隙水形式存在。

二 南部地区

处于巨型的祁连、吕梁—贺兰山“多”字型构造带、东翼反射弧和阴山纬向构造带的复合和联合部位。构造形迹以北东向展布为主,呈现隆起和坳陷交错出现,近平行排列,在宏观上构成几个“多”字形构造。

蛮汉山古北东褶断带

分布于凉城北部,以蛮汉山为主体,以扭压性、张扭性断裂和背向斜及挤压带组成。区域构造线的方向呈北东向展布,有北西向断裂与其斜交。

北东向延伸达90公里,北西向宽1520公里。卷入的地层以太古界的片麻岩侵入岩及上侏罗统地层及新生界玄武岩组成。

察右前旗—和林古北东褶断带

北起察右前旗的西南部,经丰镇、凉城南部至和林县南部、清水河县北部,由断裂带挤压破碎带及复式褶皱单斜构造组成。区域构造的方向呈北东向,北东向延伸150公里,北西向宽1030公里。卷入地层以太古界的片麻岩侵入岩体、古生界的碳酸岩、碎屑岩和中生界的碎屑岩为主。

对九沟—官屯堡弧形褶断带

分布于兴和南部及丰镇东部。由复式褶皱挤压带及断裂组成。区内构造线呈北东向,略成弧形,弧顶凸向西北,北东向延伸长达65公里,宽2030公里。卷入地层以太古界的片麻岩侵入岩体为主。

上述3个构造单元构成低山丘陵地形区,为区域性地下水的补给区,地下水承受降水补给,以基岩裂隙潜水形式为主。

岱海北东向蜿蜒槽地

分布于凉城岱海四周,略成椭圆形,长轴为北东向。形成于喜玛拉雅山期。基底起伏较大,北西、南东两侧受断裂控制,覆盖层由第四系松散碎屑岩层组成,沉积厚度一般大于200

红土台—丰镇古北东向坳陷带

分布于丰镇中偏南,以带状呈北东向展布。西北和东南两侧均受北东向断裂控制。形成于燕山中晚期,在喜玛拉雅山期又进一步发展,但新生代坳陷的幅度比中生代小得多。覆盖层由中生界上白垩统碎屑岩、新生界第三系碎屑岩、玄武岩及松散碎屑岩组成。最大沉积厚度大于800

以上两个构造单元的山间盆地形成的展现,为负地形。地下水除接受降水补给外,还接受周围山区基岩裂隙水的补给,为区域地下水的径流、排泄带,地下水多以孔隙、孔隙—裂隙、裂隙空洞潜水、承压水的形式存在。

本志书文字版本,请点链接:http://116.113.96.251:8080/login.aspx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